大家好,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,就是關于青山車輛通勤哪家服務好的問題,于是小編就整理了2個相關介紹青山車輛通勤哪家服務好的解答,讓我們一起看看吧。
香港大欖隧道是哪一年建的?
大欖隧道于1995年5月29日動工建設,1998年5月25日下午正式通車。由于落成通車的日子正好配合全新香港國際機場的啟用,而該隧道的興建,除了舒緩元朗及錦田經屯門公路和青山公路、以及落馬洲、粉嶺及上水經獅子山隧道和大老山隧道的交通負荷外,更方便通勤往來機場與新界西北及深圳,有人稱之為“第11項機場核心工程”。
在武漢上班的你,每天通勤時間多久?
家住白沙洲佳兆業,工作南湖南湖山莊附近。
我感覺這是全武漢最艱難的上班路程了,由于白沙洲和南湖中間有鐵路線,明明很近,卻變成了最遙遠的距離。如圖。
圖1是公交線路,平均時長至少90分鐘。住這附近的應該都深有體會,從這附近去白沙洲大道只有烽勝路這一條主路(由于在修地鐵,有時是雙向兩車道,有時是雙向一車道),有著3條公交線,這三條公交線要承載著烽勝路將近10個大規模社區的居民上下班,上學放學,越來越多的私家車也是造成擁堵的很大原因。
上午9點上班,7:20之前必須下樓,和上學大軍一同爭分奪秒,作為基本是沒有的,而且有時候都上不去車,只能等下一輛。途徑武泰閘,公交線路比較集中的換乘站,所以前后幾站路都行駛緩慢。過了武泰閘走一段路是BRT能稍微提提速,再就是珞獅南路了,忽寬忽窄的路也會造成時不時的堵車。等到公司基本上沒余出幾分鐘了。
圖2是駕車路線(烽勝路上三環,還歸功于軍運會,不然這條路不知道何時能通車,以前都是從白沙洲大道青菱高架上三環,要繞一下。)基本上20分鐘以內可以到,比坐公交節約至少1小時,8:30出門也能提前到公司,再加上出門比較晚,錯開早高峰,路上車也比較少,也比較順利。
武漢每天不一樣,城市在建設,向往它的燈紅酒綠,也要能接受它的“不堪”。我們的生活也和城市建設一樣,會通過努力變得越來越好。以前坐公交,騎電動車,總有一天會開上屬于自己的小車想去哪里就去哪里。加油,在城市奮斗的朋友們!
記得07年在武漢上大學暑假找了一份兼職家教的工作,地點離我們學校比較遠,每天早上7點起床趕公交車,大約50分鐘到達學生家里,下午4點完成當天的教學,坐公交返回學校。
每天早上拖著惺忪朦朧的睡眼坐公交,當時我在想,以后工作了要是每天這樣趕公交,起早貪黑的,該是多么難受的一件事呀。同時暗自下決心以后工作一定找個離家近一點的地方
歲月真是一把無情的刀,無情地剝開理想的衣裳,讓現實殘酷地表露在你面前。隨著畢業工作,你會發現在武漢,找一份離家近的工作根本不可能,甚至上學期間50分鐘的車程已經是很近的。
現在我依然每天6:30起床,7:00出門,好歹公司有通勤車,上車就可以補覺休息,約70分鐘到達公司。下午5:30下班,大約7點到家。每天兩個多小時的車程確實浪費了不是時間,但是生活就是如此,你無法左右,那就盡情享受吧。
圖片來源于網絡
每天通勤時間將近3小時,已經十一年了!由于武漢內環不允許有企業,單位10年整體搬遷到江夏,本人住江岸區塔子湖附近,不管刮風下雨每天早上6:10分出門,過早,6:40之前趕到姑嫂樹坐單位通勤車,不堵車的話早上8:00左右可以到單位,下午單位通勤車5:10發車,不堵車到姑嫂樹6:10下車,再騎共享單車6:30左右到家,日復一日,已經有11年了!生活不易呀!不延遲退休的話,本人還有10年就可以退休,堅持就是勝利?
我在武漢武職紡織路居住,老婆上班地方在江夏區富士康附近,我在江夏區武大園路附近,每天通勤路線是先送老婆上班,然后再去我公司打卡。
我老婆公司是八點半上班,我是九點。每天六點五十起床,七點十分吃早餐,七點半開車出發。學生沒開學的時候,路上不怎么堵車,基本八點十分左右可以送到老婆公司,車程13公里。
然后我開車回公司,這時候會碰到兩個堵點,所以10公里的路程,開車也要三四十分鐘,基本八點五十左右卡點打卡。
算下來,六點五十起床,八點五十打卡,路上通勤時間2小時,總路程23公里,由于標致3008比較耗油,通勤費用接近20元。
雖然相比很多人路程不算遠,但我這通勤時間也算長了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編對于青山車輛通勤哪家服務好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,希望介紹關于青山車輛通勤哪家服務好的2點解答對大家有用。